脑血管病影像与人工智能黄石市重点实验室

黄石市中心医院 2025/08/28

  脑血管病影像与人工智能黄石市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10月经黄石市科技局批准,由黄石市中心医院整合放射影像科、神经内外科及湖北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等优势资源组建而成。实验室聚焦脑血管病临床诊疗与科技创新需求,以“精准影像评估、智能技术创新、临床转化应用”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构建“影像学-人工智能-临床诊疗”深度融合的创新研究平台,已成为鄂东南地区脑血管病防治领域重要的科研高地与技术转化枢纽。

  实验室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现有专职科研人员50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含正高7人),博士研究生5人。团队成员长期深耕脑血管病影像诊断、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及临床转化应用,在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等重大脑血管病的影像学早期识别、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形成了“临床问题驱动-技术创新突破-成果快速转化”的良性发展模式。

  目前实验室构建三大核心功能平台:①多模态影像数据处理中心配备3.0T MRI、320排螺旋CT等高端设备,建立覆盖缺血/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瘤的标准化影像数据库;②人工智能算法中心搭建NVIDIA A100 GPU集群,涵盖数据清洗、病灶标注、模型训练、性能验证及临床部署的全链条人工智能研发体系;③ “脑血管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集成卒中分诊、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梗死体积计算等核心模块,深度集成至医院PACS系统实现临床实时应用。

  近年来,实验室累计承担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湖北省卫健委及黄石市科技攻关项目3项,横向合作课题10余项。团队成员在《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Theranostics》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相关研究成果被中华放射学年会、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欧洲放射学年会(ECR)等国内外放射学领域顶级学术会议报道。此外,实验室牵头建立的“卒中影像智能评估平台”已在黄石及周边32家基层医疗机构部署,累计服务患者超2万例,显著提升了区域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较传统方法提升25%)和诊疗效率(平均缩短检查报告时间40%)、

  实验室始终坚持开放协同创新,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脑血管病影像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邀请国际顶尖专家开展学术交流与技术协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室设立专项奖学金,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形成一支兼具临床视野与科研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梯队。

  面向未来,实验室将以“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指引,紧扣“精准医疗”与“人工智能”国家战略需求,聚焦脑血管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核心目标,持续深化多模态影像技术创新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推动智能诊疗系统从“辅助工具”向“精准决策”升级,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脑血管病影像与人工智能研究高地,为降低区域脑血管病致残率、致死率,提升全民脑健康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